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7日讯“济南大学在莘县的经济发展中,积极充当创新发展的孵化器、服务县域共享发展的动力源,在服务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作出济大贡献、形成济大成果,切实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蓄势添能。”济南大学校长刘宗明说。
近年来,济南大学聚焦学校优势学科和地方主导产业,创新校地企合作模式,以省派为桥梁,按照“政府搭台、书记牵线、企业出题、高校助力、群众受益”原则,以乡村振兴研究院为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最后一公里转化,助推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济南大学把服务新时代乡村振兴作为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阵地,发挥组织、教育、科技和人才等方面优势,校地校企合作,推动一批专家教授深入帮扶地区,转化一批技术、共建一批项目、解决一批难题,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济大力量。
近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古城镇首届柳编技艺培训班结业典礼暨柳编技艺大赛颁奖仪式在古城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举行。本次培训班由济南大学省派充分的利用派驻单位的资源优势,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邀请到国家级非遗项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沭柳编)代表性传承人杨进邦大师和齐鲁首席技师、临沂市工艺美术大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沭柳编代表性传承人解印权大师为培训班授课,培训班为期7天,设置了讲座和实践操作、创新研讨、作品制作指导与实践、大赛作品展示与评选等环节为村民传授柳编技艺,提高地方对柳编技艺的认知度和兴趣。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杨进邦手把手向当地村民教授杞柳编织技艺。他说:“杞柳制品常见的有筐、斗、篮等,还可以编制成许多工艺、美术制品,具有色泽雅致、轻巧耐用、美观大方等优点。”
杞柳具有高产的特点,平均亩产约5000至6000斤,前三里营村党支部领办成立合作社,在金地河畔流转滩涂地1100亩种植杞柳,带动就业300余人,每年增加群众务工收入400多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10万元。为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古城镇在济南大学省派的支持下,整合省级专项资金200万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西侧的1650平米的加工车间,建设烘干室2个,购买编织设备26台,进行了杞柳的粗加工和精细加工编织,建成了柳编产品展示厅、培训室等。
该镇负责人说,古城镇围绕“大规划、小挂钩”,以三里营为中心,利用增减挂钩方案,引导群众加快土地流转,建设标准化杞柳种植基地,实现杞柳种植规模化、集约化。规划建设杞柳产业园区,加强完善杞柳工艺品展馆和杞柳研发中心、杞柳培训实践中心、杞柳旅游观光带,全方位发展杞柳产业,逐步形成以杞柳种植为基础,柳编产品加工为引领,柳编文化的黄河生态游为特色的杞柳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现在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进城打工了,我们这些‘留守妇女’特别多,既要照顾老人,还要看护孩子,杞柳编织很适合我们务工挣钱,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不耽误照顾家庭。”莘县古城镇前三里营村的赵婶乐得合不拢嘴儿。
杞柳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当家人”。据了解,古城镇河道宽阔,杞柳茂密,既是护坡固堤的河道灌木,又是柳编工艺品的重要原材料。近年来,全镇把发展杞柳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争打造为“鲁西北杞柳种植加工第一镇”,努力实现“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聊城市莘县古城镇舍利寺村民们笑逐颜开,他们刚刚拿到入股当地爱佳蛋鸡养殖产业园的分红。这是济南大学省派驻村工作以来取得的工作成果。
农业种植与蛋鸡养殖加工,看上去毫不相干,却因“种养循环”紧密联系在一起。“每栋鸡舍可以养殖9万只鸡,只需要1名工作人员就能够实现管理工作。”在古城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产业园,山东爱佳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子杰说。
标准化的鸡舍,温度、湿度、光照、投料、清粪等环节智能化管控,在基地的监控平台,记者看到了一个与传统养殖有着天壤之别的鸡舍:鸡笼干净整洁,蛋带上缓缓输送着一些从鸡舍里滑入的鸡蛋,料车顺着履带偶尔过来加一下料……却看不到一个工作人员。20栋高标准鸡舍及自动分拣蛋库、饲料生产车间等配套设施,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的养殖,给鸡提供了一个“五星级的家”。
蛋鸡养殖环境大大改善,年产富硒鸡蛋3.6亿枚,实现年产值2.4亿元……与此同时,产业园内鸡粪发酵设备,可以把养殖产生的鸡粪与大棚产出的瓜秧,经过翻抛、腐熟、发酵加工形成有机肥,再反哺棚区种植,全年可生产有机肥2.5万吨,处理农业废弃物6万吨,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全利用”和“零排放”。“经过7天—15天的腐熟加工,形成有机肥,直接作为大棚瓜菜种植底肥。这样既能够大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实际做到了种植养殖两促进、节本增效两不误。”王子杰介绍说。
就在不远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温控大棚里,“釜山88”小番茄已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济南大学省派利用高校资源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技术指导,为村里的蔬菜大棚种植和牲畜养殖带来了良种良法,进一步改善产品的质量,促进产业增效,并积极联络百果园、叮咚卖菜、盒马鲜生等大型销售平台和连锁商超,开拓电商渠道,助力古城镇农产品赢得广阔市场。
据介绍,集蔬菜种植、蛋鸡养殖、饲料生产、有机肥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既有效解决了瓜秧、秸秆利用问题,又节省了种植、养殖成本,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给古城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一举多得”让产业园蔬菜年产值达6000万元,生产有机肥8000吨,处理农业废弃物2.4万吨,新解决就业270余人,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20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余万元。
除了产业分红,济南大学省派还全力发展坑塘经济,为全村100多亩坑塘办理滩涂养殖证,争取坑塘专项资金6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养殖项目,尝试池塘生态养殖、圆筒式养殖、渔藕综合种养和休闲渔业等模式,搭建“互联网订单+合作社+农户”平台,并积极联系食品营养专家,开发鱼皮、鱼片、荷叶茶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每亩可实现年收益7万余元。
“今后,济南大学将逐步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统筹推进服务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深度赋能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校地互利共赢。聚焦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山东‘走在前、挑大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刘春华说。